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95年春节,海南岛。

在当时,金融证券界的高管相约到海南过春节,还刚刚开始时兴起来。那一年春节,尉文渊就和已担任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局局长的朱小华相约,两家一起到海南过春节。那一天他们两家和其他几个朋友一起,在海边居然和管金生一家不期而遇,大家还客客气气地打了个招呼才各走各的。

 

管金生会来海南,是因为万国证券在这一年春节,把所有的中层连带他们的家属,都一起集中到海南来,由公司出面犒劳大家在1994年工作中的辛苦。

130日,中国农历年的除夕,在海南的一个度假村里,万国证券的所有中高层干部及其家属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这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很高,觉得新一年要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充满信心,有着美好的憧憬。所以当时的气氛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兴致高昂,可唯独一个人有点与众不同。

他就是刚刚担任万国证券交易总部负责人的何忠卿。何忠卿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从谱系上说他也算是财政部系统出来的人。当时他还未结婚,单身一个人来海南参加万国证券中高层聚会的新年活动。他原来担任万国证券国债部(交易二部)的总经理,负责整个万国证券公司国债现货和期货的自营业务。由于他的财政部背景,所以在国债期货上是他全权负责。

细心的党委书记陈敏,发现何忠卿和别人的情绪都不一样,在大家轻松愉快、兴高采烈中,唯独他不出声音。在海南几天,大家都坐一部大巴士进出,他总是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思重重地坐在后面。

这有点反常!

因为从19947月开始,万国证券公司授权原国债部重整国债期货自营交易,原国债部业务由此分为两类:一是国债现货,二是国债期货,分别由部门经理助理吴德力、廖春晖负责。为更好地开展国债业务,考虑到现货与期货的紧密联系,国债部成立了国债期货投资小组,两位助理担任副组长,组长由国债部总经理何忠卿担任。1994年何忠卿在国债期货交易上的操作、尤其是314一役盈利不少。19951月份管金生按照五大机制中专业化分工、专业化管理原则,把国债部改组成交易总部,把股票和国债的自营都包括进去,由何忠卿来负责,担任交易总部的总经理。按照万国证券这样大公司的盘子,如果执掌整个公司的股票和国债自营业务,那手里可供支配的资金和资源那将是数以亿计的。按理这时的何忠卿应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春风得意才是啊!

负责整个公司人事行政系统的总监兼党委书记陈敏想到,前一年在1994512日,管金生曾任命何忠卿担任过公司总裁助理;而在1995114日任命他担任交易总部总经理的同时却没有再聘任他为总裁助理,难道何忠卿是因为这才如此郁郁寡欢?

在海南期间,各兄弟部门的负责人见到何忠卿离群独处、闷闷不乐,为调节气氛大家都放下平时一本正经的架子,纷纷上前来哄何忠卿高兴。除夕的晚上,吃好年夜饭之后,大家一起去打乒乓,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输给他,让他赢。但就是这样,何忠卿脸上还是不见轻松的笑容。

新年初一,一清早所有的人都去了东山岭。传说宋朝宰相李纲被贬海南,上岛后,不辞劳苦登上东山岭,准备皈依佛门,正要削发之际,被方丈一眼看出其“尘缘未了”,不肯为之剃度。李纲无奈,只好在寺中带发修行。果然,就在修行的第三天,朝廷发来公文,命李纲回朝复职。这就是后世所讹传的“东山再起”典故的由来[1],万国证券的主事者为在新的一年里再创辉煌,特地拉大家在新年初一到这个地方,无非是想讨一个好口彩。 

 
还原327——万国证券新年东山岭祈福
 

在证券界里的人往往都讲究讨个好口彩和求神拜佛,既然到了东山岭,就少不得到著名的潮音寺上香祈福。在庙里见有人排队抽签,为哄何忠卿高兴,于是大家都怂恿他去抽一把试试手气。结果,并不十分情愿的何忠卿上前,摇着抽签桶,半天掉出一根竹签,管事和尚拿起一看,口中高诵一声“阿弥陀佛”,对何忠卿说:“施主,恭喜您抽得的是一支上上签。”并说:“这是年初一早上,这个庙里唯一一个上上签。”至此,何忠卿脸上才似乎露出一丝笑意。

陈敏多年后回忆,抽签这件事,可能是促使何忠卿回来下决心继续在327上下重手的重要原因。

这事在万国证券另一位同事的回忆中似乎有所映证。成立交易总部后,管金生安排原交易部的经理助理刘峥嵘为交易总部副总经理,协助何忠卿管理股票交易的自营部分。可就在刘峥嵘紧锣密鼓地搭建股票自营业务部分的人员架构时,一个周六,何忠卿突然打电话给她,说有紧急事情让她来公司。当刘峥嵘赶到公司,才得知公司组建的国债期货投资小组临时把她招进组。何忠卿告诉她,公司即将打一场国债期货的硬仗,需要在北京商品交易所开仓、分仓,而她是当下最合适人选。

东山再起——这难道是海南之行给何忠卿留下的、比求得一个上上签更为强烈的心理暗示?



[1] 成语“东山再起”中的东山一般指东晋谢安辞官归隐的会稽东山,后来他出山做了大官。

0

话题:



0

推荐

陆一

陆一

17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研究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