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们去西藏不是看山看水看寺庙的,

我们是去洗心的

                 ——央金达娃

 

623日、24日,行程第9、第10天。京道基金·天高道远新藏大环线自驾团队在拉萨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65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萨河流经此,在南郊注入雅鲁藏布江。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拉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约六世纪末七世纪韧,崛起于山南带的雅隆部落,势力扩张到拉萨北部。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攻入赤邦松的堡寨,占领了拉萨地区。此后不久,松赞干布继位。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被称作骁勇多英略,在拉萨城的历史上亦很有地位。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立起来的政权,避开以前地方上的各种的贵族豪酋势力的干扰,他决定将根据地从山南移到拉萨。约633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帝国。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俗称“第二普陀山”。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布达拉宫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的白宫及其圆寂后修建的红宫,此后历代达赖又相继扩建,终成布达拉宫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毁于战火,加上雷击等自然灾害,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缩小,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如今的布达拉宫只尚存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1645年(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朗绕登主持,重建布达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藏历铁马年),第司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扩建红宫1693年(藏历水鸡年)工程竣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特别是1936年(藏历火鼠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了布达拉宫今日的规模。 

23日晚上,全体队友在杨健老师安排下,到布达拉宫内的内部会所羌仓晚宴,晚饭后溜达在没有游客的布达拉宫花园内,感觉非常好,大家久久不愿离去。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夜色中被泛光灯照亮的布达拉宫和院中鲜花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从“羌仓”仰望暮色中的布达拉宫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大昭寺里一个84岁的老喇嘛在他的孙子指导下玩手机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八廓街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著名的玛吉阿米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在大昭寺供奉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12岁等身像,是所有信徒前来瞻仰的必到之处。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该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绛央曲杰扎西班丹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于明代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动工兴建的,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在藏语里白登意为祥瑞庄严,哲蚌意为堆积大米。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成功地创办了传昭大法会,同年他亲自倡建格鲁派祖寺甘丹寺,至此标志着他苦心创立的新教派格鲁派已经形成,得到全藏僧俗群众的信奉。格鲁派势力日益强大,信徒与日俱增,哲蚌寺的兴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起来的。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其门下7弟子分别主持寺中7个札仓(经院)。此寺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颇章(宫)为达赖二世根敦嘉错主持修建,第二、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以后五世达赖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公元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传授佛教经典。哲蚌寺内喇嘛大都很友善,若能邀得他们陪同游寺,肯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寺院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寺内原有七大札仓(经学院),后合并为洛色林、果莽、德扬、阿巴四大札仓,西藏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最盛时有僧众近万人,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俺答汗赠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的尊号,达赖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由于历世达赖喇嘛皆以哲蚌寺为母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寺内的主要建筑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寺院的主要建筑大经堂雄伟壮观,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卷轴画)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寺内还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献和经籍。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新藏自驾行之十九

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寺内噶丹颇章建立地方政权,是宗教正式参与政治的开始。达赖喇嘛迁往布达拉宫后,这里仍然是拉萨三大寺中规模最大、最有势力的一个。

话题:



0

推荐

陆一

陆一

17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研究者。

文章